世界最高峰附近发现史前“海怪”化石

在中国西南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岗嘎镇附近发现的喜马拉雅龙脊椎骨和肋骨化石。 /IVPP

在中国西南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岗嘎镇附近发现的喜马拉雅龙脊椎骨和肋骨化石。 /IVPP

中国科学家在中国西南西藏自治区海拔约 4000 米处发现了喜马拉雅龙化石,这是一种史前深海捕食者。

在距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登山大本营约100公里的定日县岗卡镇附近发现了两块喜马拉雅龙化石。

这一最新发现将进一步加深我们对青藏高原已知最大史前动物的认识,并将有助于研究该地区中生代时期的生命演化。

喜马拉雅龙是一种已灭绝的爬行动物,在 2.1 亿年前称霸海洋,远早于恐龙统治陆地。 这些巨型爬行动物拥有长嘴、锋利的牙齿和超过 10 米长的身体,游泳速度很快,主要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

喜马拉雅龙化石样本(上)和喜马拉雅龙复原图(下)。  /IVPP

喜马拉雅龙化石样本(上)和喜马拉雅龙复原图(下)。 /IVPP

喜马拉雅龙化石样本(上)和喜马拉雅龙复原图(下)。 /IVPP

中国研究人员于 1960 年代在珠穆朗玛峰地区进行调查时首次发现了该物种的化石,珠穆朗玛峰地区因构造板块的碰撞而从深海升起。

最近的发现是今年早些时候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IVPP) 的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发现的。

该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伟说,这些化石包含保存完好的椎骨和肋骨,这在以前的发现中很少见。

王说,最近发现的椎骨横截面大约有棒球帽那么大。

“喜马拉雅龙是怎么长这么大的?它有什么样的习性?它在那个时代与地球上的哪个部分关系最密切?这些问题将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王说。

研究人员计划从周围的岩石中剥离喜马拉雅龙化石,并使用显微镜和计算机断层扫描详细检查化石。

“青藏高原就像一个巨大的观察生命演化的实验室,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完整地重建高原两亿年的生命史,”负责人邓涛说。该研究所。

邓说,早期对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基础科学数据,填补了古生物学知识的空白。

近十年来,高原的一系列新发现,正帮助古生物学家全面审视高原在影响新生代生物多样性演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封面:喜马拉雅龙复原图。/李荣山 via IVPP)

阅读更多: 中国登峰造极探险队登顶珠穆朗玛峰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