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国南方广东省深圳市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自主研发的磁共振成像(MRI)设备生产线上的工人。 /CMG
位于中国南方广东省深圳市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自主研发的磁共振成像(MRI)设备生产线上的工人。 /CMG
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扫描仪已进入量产,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的技术垄断,降低了国内患者的医疗服务费用。
该成像设备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SIAT)的研究人员开发,已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使用。
“图像质量不逊色于国际先进厂家,而价格却大大降低,这将大大降低公众看病的费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技师张辉告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在中国南方广东省深圳市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一名患者正在准备接受中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设备的扫描。 /CMG
在中国南方广东省深圳市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一名患者正在准备接受中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设备的扫描。 /CMG
通过将扫描仪拍摄的肿瘤图像与一些旧设备的肿瘤图像进行比较,研究人员得出结论,MRI设备不仅可以提供相对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的图像,而且运行速度更快,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捕捉目标的运动。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李野告诉CMG:“以前的MRI过程就像拍照一样,一张一张地拍摄图像,如果目标稍微移动一点,最终的图像就会变得模糊。”
“现在,有了如此快速的成像技术,这个过程更像是制作电影。我们不需要担心移动的组织,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它如何移动。”
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扫描仪拍摄的肿瘤图像。 /CMG
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扫描仪拍摄的肿瘤图像。 /CMG
SIAT的成功在于政府的投入和早期的产业整合。
2022年,该研究所获得了33亿元人民币(约合4.58亿美元)的资金,其中17%来自政府部门的固定资金,83%来自密切的行业合作。
谈到产业融合,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郭万达告诉CMG,他们的研究人员和企业家经常在同一栋大楼里,可以直接讨论新产品或开发。
“这种工作模式无疑消除了研究人员和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研究人员和企业家就像邻居一样可以交谈并分享想法。”
得益于这种灵活的工作方式,SIAT还开发了除MRI仪器之外的高端设备,例如可以为肝脏和乳腺疾病提供早期筛查的无创超声弹性成像,以及为治疗帕金森病、癫痫和阿尔茨海默病而开发的主要超声神经调节设备,并已开始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