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新:我们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这位中国作家在经历了一生的苦难之后,在 70 岁高龄时,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06:36

70岁高龄的作家周大新仍历历在目地记得儿时对写作的热爱。

“我的老师过去常常把我的作文读给全班听,然后把它转录下来,然后贴在墙上作为展示。”

但因家境贫困,他不得不放弃儿时的作家梦想,18岁参军。

直到经历了中国最动荡的时期,他才重新开始写作,讲述他熟悉的军旅生活。 后来,在写家乡的时候,他遇到了最大的成功。

为人平和谦逊,怀有文学抱负。 2009 年出版的《第二十幕》是他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本书,他花了 10 年时间才完成。

01:30

“赐予我幸福从来都不是上帝的旨意,”他在他的一部作品集的序言中写道。 “除了一生的痛苦,他赐予我的唯一礼物就是允许我写作。”

他在 2008 年失去了儿子。三年的悲痛中,他用笔一点一点地记下痛苦,刻画出与已故孩子的想象对话。

我问他写作是否有助于减轻他的痛苦。

“老实说,帮助非常有限。”

这本书最近被一位日本导演和中国演员改编成电影。 他称赞了这部电影,但决定不再观看。 “太疼了。”

他与自己的损失作斗争,部分原因是他试图相信还有另一个世界,他的儿子可以在那里安息。

“你们这些年轻人可能没有遇到任何灾难,”周告诉我,“但生活可能在某个地方等着你们。”

01:17

周不在社交媒体上露面,仍然信奉“好酒不怕草”这句老话。 70 岁时,他将时间分配在写作和休闲之间,并保持规律作息。 他每天散步三圈,练习书法,在家庭影院看电影。

去年,他捐出了自己的大部分书籍,并在家乡建了一座图书馆。

现在图书馆大约有 25,000 册藏书,他告诉我们,“我会尝试将数量增加到 30,000 册——国家图书馆藏书数量的千分之一。”

记者:韦天耀、向家琪

视频剪辑:杨思丽、韦天耀

作词:韦天耀

画外音:杨迪

封面设计:李文义

主编:陈冉

项目制作人:刘雨琦、王雪静

监事:张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