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服装设计师展现唐宋之美

诗舞《画游记·全景山水传》近日开始巡演。 其中一段舞蹈选段在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展示过,这背后的设计师是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服装设计师杨东林。

03:08

随着宋代山水画的进步,中国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被称为“山水”的绘画风格——“山”代表山,“水”代表河——在中国山水艺术中广为人知。

绘画

王希萌画作《千山万水图》/CGTN

王希萌画作《千山万水图》/CGTN

“河山全景图”是中国北宋时期(960-1127)古代画家王锡孟的杰作。 诗意舞蹈《画游记·全景山水传》以他的绘画为灵感,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将山水意象转化为舞蹈艺术。

随着动作的变化,舞者就像山水一样。 这些令人惊叹的图像是由强大的服装设计支撑的。 杨东林说,他的团队使用矿物绿和蓝色作为底色,让舞者的袖子叠在一起看起来就像连绵起伏的群山。

诗意舞蹈设计手稿

诗意舞蹈《画游记——全景山水传》设计手稿/杨东林提供

诗意舞蹈《画游记——全景山水传》设计手稿/杨东林提供

诗意的舞蹈带有浓郁的中国审美,因此在面料和色彩上更加考究。 “我们还选择了中国传统的苎麻面料。近看,衣服的褶皱就像‘千里沟’。” 有深有浅,造就了独特的魅力。”杨说。 苎麻是一种清新耐用的面料,经久耐用,即使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也不会褪色。

宋代(960-1279)的服装普遍较为保守。 设计师表示,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感受中国传统美,团队不断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解构其服饰美学。

杨发现,这个时代的人们的着装方式反映了宋代更为朴素的审美,这种转变是文化复兴的结果。 宋代最显着的特点是有侧开衩的平行直领。 袖子可宽可窄,长度可到膝盖和脚踝。 另外,色彩多为纯色,少艳丽,代表了宋人朴素、沉稳、高雅的不同审美观。

诗意舞蹈设计手稿

诗意舞蹈《画游记——全景山水传》设计手稿/杨东林提供

诗意舞蹈《画游记——全景山水传》设计手稿/杨东林提供

相比之下,唐代(618-907)流行的时尚和审美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经济繁荣,款式更具吸引力,色彩艳丽,图案精致,杨解释道。

唐代女子服饰别具特色。 这是由于个人自由地追求自己独特的喜好和精致的美。 此外,这种美学得益于极其自由的心态和文化背景,这大大减少了对女性的束缚。 女性在服装选择上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她们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身体或着装来表达自己独特的个性。

一份设计手稿

《讽刺淑女》设计手稿,舞剧《杜甫》选段/杨东林提供

《讽刺淑女》设计手稿,舞剧《杜甫》选段/杨东林提供

《讽刺淑女》是舞剧《杜甫》的选段。 这部舞剧取材于杜甫描写仕女春游的诗句。 他们身着华丽的服饰,享受着荣华富贵。 但实际上,故事发生在唐朝末年,一个政权即将崩溃的时期。 因此,杨选择了一种像纸一样脆弱的面料来表现那个时代的动荡。

杜甫说:“仕女个个容貌迷人,肌肤娇嫩,风度翩翩。金绣孔雀麒麟,锦绣衣裳,春老照耀。” . 这首诗通过描述美丽的女士们的旅行来揭示统治者的丑闻。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也有很强的写实感,所以我们用了一种像纸一样的布料来表达。这种布料很薄,很容易碎,表现了这个脆弱的性格。时代,”杨补充道。 脆弱的纸也像这些女士,她们对即将到来的动荡毫无概念。

一份设计手稿

《讽刺淑女》设计手稿,舞剧《杜甫》选段/杨东林提供

《讽刺淑女》设计手稿,舞剧《杜甫》选段/杨东林提供

在设计服装时,杨和他的团队经常光顾许多博物馆,寻找那个历史时期的特征,为各种人物穿着和消费的服装和食物提供灵感。 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涉及创造性的解释。 “我们考虑了历史事实,并在我们的设计中加入了一些创新,”他说。

杨认为,服装是为特定的时间和人物设计的,以掩饰和传达一种信念给观众。 “衣服是穿在我们身上的文化代表。我们要寻找的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杨说。

他也觉得衣服见证了我们人类的进程,尤其是在中国。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服饰承载着人类的记忆和传承。 “我希望这些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作品能够被广泛传播,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我们文化的美好,”杨补充道。

摄像师:高鹏

视频编辑:于蓉

剧本:于蓉

封面设计: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