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4 月 14 日,一列复兴子弹头列车在中国西南部的西藏自治区拉萨-林芝铁路上行驶。/新华社
2022 年 4 月 14 日,一列复兴子弹头列车在中国西南部的西藏自治区拉萨-林芝铁路上行驶。/新华社
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巴卡村的居民奥珠多吉亲眼目睹了基础设施建设如何为村庄带来繁荣。
回忆起当年大雪封路,村民无法运送柳树的年代,奥珠多吉对2020年底通车的柏油路心存感激。
“在柏油路投入使用后的一年里,柳树为村民带来了 91 万元人民币(约合 13 万美元)的收入,”Oizhu Doje 说。
巴卡村的遭遇,正是西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的缩影。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从 2012 年到 2022 年,西藏的道路总长度增加了约 55,000 公里,达到 120,000 公里。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近十年西藏经济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今年一季度,西藏生产总值575.87亿元,同比增长8.2%,位居全国前列。
区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田光华在 2022 年 10 月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从 2012 年到 2021 年,西藏的 GDP 年均增长 9.5%,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田补充说,2021年西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68万元,十年来年均增长7.6%。
显着的增长与政府的支持有很大关系。 田在新闻发布会上说,2012年至2021年,实施项目525个,总投资682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5309亿元。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2021 年 7 月访问西藏期间强调,要为高原地区谱写持久稳定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访问期间,习近平还注意到发展特色产业、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统筹发展与安全。
响应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方针,西藏在清洁能源、绿色发展和高端数字技术等领域取得了进展。
2021 年 4 月 4 日,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一座太阳能发电厂。/CFP
2021 年 4 月 4 日,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一座太阳能发电厂。/CFP
2018年7月发布的《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白皮书显示,西藏位于资源丰富的青藏高原西南部,水电资源潜力174吉瓦,位居全国前列。
2022年11月,1200兆瓦水电项目在西藏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交界处开工运行——金沙江上游第一座水电站。
正如西藏最新的五年计划(2021 年至 2025 年)所概述的那样,其目标是推动太阳能发电的发展,到 2025 年将总装机容量提高到 10 吉瓦以上。
西藏社会科学院经济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陈普说:“发展清洁能源体现了西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
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殊地理生态条件下的主要农作物,西藏自治区政府通过建设一批青稞种植基地、培育良种、打造绿色有机大麦品牌等举措,提升青稞品牌,助力居民增收,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高端数字技术也在西藏追求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喀则是农业大市,青稞产量占全区总产量的近一半。 为促进青稞产业提质增效,2023年,该市建成青稞产业大数据平台,处理青稞种植、种子溯源、农机管理等业务。
通过发展智慧农牧业,西藏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力争粮食年产量保持在100万吨以上,农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75亿元。
西藏也在积极探索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 今年,西藏计划启动30个工业数字化改造项目,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为300多家企业搭建云平台。
尽管增长很快,但区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员尹永伟警告说,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内外开放不平衡是挑战西藏建设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目标的因素之一高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成高度评价西藏的地缘战略,表示该地区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