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档杂技节目《我和踩高跷的爷爷》打动了全球观众,孩子们展示了踩高跷的本领,将春节的欢乐气氛带入了世界。
踩高跷,或中文的蔡高桥,是春节期间经常看到的一种流行的传统民间表演。 在中国各地的马戏团或游行队伍中随处可见,具有在新的一年里昂首挺胸、更上一层楼的吉祥寓意。
南京城隍庙春节庆祝活动中的高跷表演。 /CFP
南京城隍庙春节庆祝活动中的高跷表演。 /CFP
踩高跷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信,这种做法始于古代中国人使用高跷在树上收获水果和在池塘钓鱼。 高跷的实际用途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有色彩鲜艳的服装、化妆,甚至还有杂技动作。
一些高跷表演者在山东省台儿庄古镇表演特技。 /CFP
一些高跷表演者在山东省台儿庄古镇表演特技。 /CFP
踩高跷从此成为一种流行的民间艺术形式。 许多高跷表演者并不是全职表演者。 他们在春节前紧锣密鼓地练习,并在节日期间表演。 对于专业演员来说,需要更多的练习时间和更高的杂技技巧。
表演者挥动扇子以在高跷上保持平衡。 /CFP
表演者挥动扇子以在高跷上保持平衡。 /CFP
这些高跷通常由木头制成,并在表演者站起来之前紧紧地绑在他们的小腿上。 高跷有不同的高度,最低的不足半米,最高的可达2.5米。 可以看到表演者不断挥动手臂或挥动扇子以保持平衡。